止痛药物或致听力损失?
来自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在近期的《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认为,长期服用止痛类药物有很大的致听损风险,并且药物用量越大,听损风险越大。
研究人员统计分析了55850名女性的数据,这些女性都不同程度上服用止痛类药物。统计发现,对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6年及以上的女性来说,其听力损失的风险较未使用如此长时间的女性高出很多。研究人员把这些数据报告给哈佛医学院,他们试图分析了这些女性自述的听力损失与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之间的联系。
结果发现,长期使用(持续6年以上)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增加女性听力损失的风险,分别增加10%和9%(对照者为使用这些药物不足1年的女性)。但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并未发现大剂量的阿司匹林的使用与听力损失有直接关联。已知高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可导致听力损失,但是在过去的2年里医学界已很少使用如此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即便如此,研究人员仍提醒大家尽量减少对阿司匹林药物的使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与听力损失之间存在关联,尽管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未清楚。研究人员推断,二者可能为因果关系,该研究中约16.2%的听力损失女性或是由于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导致。
但是该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仅为白人老年女性,因此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扩大人群以更好的探究止痛药与听力损失之间的联系。
什么是止痛类药物?
止痛药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疼痛的药物。止痛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和中枢性止痛药两类。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去痛片、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塞来昔布、罗痛定以及麻醉性止痛药等等。
止痛类药物除了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还会损害肠道
有人认为偶尔的、少剂量的服用镇痛药不会损害胃肠道,也不会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其实不然。研究表明,健康人服用阿司匹林后16分钟即可出现胃粘膜损伤。同样有研究已证实单次或低剂量服用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即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还有人认为饭后服用镇痛药或者使用外用镇痛药,就不会损害胃肠道,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胃肠道的损伤分为两部分,一是药品在胃部停留造成的局部刺激,这点可以通过饭后服用或者使用外用镇痛药进行缓解。但是从根本上镇痛药80%以上的作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影响胃粘膜的,这种伤害是饭后服药和使用外用镇痛药所无法避免的。
有些疼痛吃止痛药反而会掩盖了真实病情。很多疼痛,特别是内脏器官的疼痛,病人很难辨别出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如果盲目过早地服用止痛片,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由于服用止痛药后掩盖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利于医生观察病情和判断患病部位,不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另外,服用止痛药后让病人暂时感觉不痛了,可实际上疾病可能在进一步恶化,如宫外孕发生大出血、阑尾炎继发坏死和穿孔,这种暂时的止痛会掩盖真实的病情,会使病症发展加重,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出现疾病引发的疼痛或不明原因疼痛,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查出疼痛原因。
滥用止痛类药物的9大危害
很多人还不完全了解滥用止痛药有以下一些危害:
1、损害肾。止痛药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这是由于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致。以消炎痛较多见。
2、诱发胃溃疡。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刺激胃粘膜,引起严重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
3、出血倾向。水杨酸、阿斯匹林等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的形成,使凝血酶原在血中含量下降,还能影响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使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受影响,引起出血倾向。
4、导致白细胞减少。安乃近、保泰松、消炎痛可抑制骨髓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甚至导致粒细胞缺乏症。
5、肝损害。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可引起肝损害而出现肝大、肝区不适。转氨酶升高等症状。
6、过敏反应。安乃近、扑热息敏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药物热或加重哮喘。
7、使用消炎痛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等。
8、掩盖症状。止痛药应用后可掩盖病情,贻误诊断,耽误治疗时机。
9、听力损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