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电影《耳蜗》再获殊荣,折射出听障群体仍难“呐喊”-新闻中心-爱耳时代

新闻中心

争议电影《耳蜗》再获殊荣,折射出听障群体仍难“呐喊”

信息来源:爱耳时代 时间:2016-11-15

 


还记得去年满城风雨的《耳蜗》电影事件么,可能很多今年才做耳蜗手术的家庭还不知道,去年9月,这个电影首映当晚,就“炸爆”了朋友圈。



事件回顾:

2015年9月21日晚,国内首部反映人工耳蜗家庭故事的大电影《耳蜗》在央视上映,电影受到了听力学各界工作者和听障家庭的满心期待,然而,电影首映当晚便在听力圈内掀起轩然大波。


该电影据称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原为“全城寻耳”来帮助一个丢失人工耳蜗处理器的家庭,然而这部电影经过改编后,槽点甚多,纰漏百出,许多不符合医学常识的表述令人贻笑大方,并且严重误导了广大准备进行人工耳蜗手术的家庭。这些问题导致了听力学各界工作者对影片出品方一致口诛笔伐,堪称我国听力学界有史以来最团结的一次行动。详见:写给《耳蜗》剧组及央视的一封信及一些想法(可点击阅读)




电影《耳蜗》剧照


争议电影再获大奖

一年过去了,尽管听力行业和听障群体对此电影吐槽甚多,但《耳蜗》仍被甘肃省有关部门推荐拿了个“2015中国电影‘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当时听力学界普遍认为,社会大众对人工耳蜗认知甚少,以至于编剧不请听力学顾问就敢下笔的事情屡出不绝,然而整个剧情尽管荒诞可笑,但也一定程度上告诉大家——人工耳蜗较社会而言,仍然太“冷门”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电影渐渐变成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正当爱耳君忘了这件事的时候,它又一次重现江湖,仿佛一场闹剧,又一次上演。今年11月12日,首届中国影视基地产业峰会颁奖典礼上,《耳蜗》这部电影高票获得“2016年度优秀剧情类影片奖”,而该电影的出品公司则获得“2016年度优秀剧组表彰”,这是该电影自2015百合奖后再一次获得大奖。


电影《耳蜗》曾获“百合奖一等奖”


可笑与无奈

在专业人士眼里看来这是可笑的,一部充满医学、听力学常识错误的电影,竟然能陆续拿大奖?但静下心来一想,却发现观众的眼泪却是如此廉价。我们相信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社会能够关注听障群体,关注耳蜗群体,而并非“依靠观众的眼泪拿大奖”,但是,在影片首映后面对如此多的质疑(甚至爱耳君还给有关部门写过信),仍然能够步步高升,年年拿奖,去误导更多的人,这说明什么?


说明社会对听障群体、对人工耳蜗群体的认知仍然不够。


比如你拍一个电影,你敢拿“南京大屠杀”“开国领袖”这样的题材歪曲事实么,你不敢。但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从编剧到导演都能自信到不过问专业人士的地步呢?想到这,不禁有些气愤,是看不起我们听障群体?还是觉得无所谓?反正你们的声音也传不到社会上?


从另一个角度——观众,爱耳君相信社会上大部分观众都不清楚什么是人工耳蜗,所以看这部电影时都并未提出质疑,看过电影后他们对人工耳蜗的第一印象,大概会长叹一声“哦,原来耳蜗这么麻烦呀”。这就是误导了很多人,甚至有的不了解耳蜗的家庭看过之后,也会认为耳蜗丢了人生就“全完了”。



电影《耳蜗》早前获奖证书


在反思里前行

这部电影的闹剧背后,有心酸,有气愤,有可笑,但更多的是反思。如果社会对人工耳蜗的了解这么少,我们的孩子以后走进社会会发生什么呢?


细算,耳蜗进入中国也有不少年了,而一直以来以产品为导向的行业发展却并没有太多推动社会对听力障碍群体的认知,在这个社会上,听障群体仍难“呐喊”。这也是为什么爱耳时代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专业听力服务为导向,希望能改变中国听力学服务的现状。举个例子,眼镜验配、口腔诊所已经够广为人知的了吧,但是你去选择验配眼镜,去补牙,是看上眼镜的牌子了还是补牙的材料了?我想,更多的人是从服务和专业层次来考虑的吧,所以这两个领域迅速被大众所接受。产品也许是小众的,但服务却是大众的,一个行业的发展,最终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



电影《耳蜗》剧照


听障群体的“呐喊”

反过头来再看这部电影获奖,爱耳君觉得也不需要做过多解读,因为至少观众知道了世上还有人工耳蜗这个东西,这也算是一点进步吧。但是听障群体的“声音”,社会能听到多少呢?如同这篇微信文章,如果无法成规模的传入社会人群中,那也仅仅是在听障群体中知晓罢了。唯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听障群体,听障群体在社会上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才有更好的出路,才能更顺利地被社会所接纳。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