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生中学阶段的人格发展危机!-新闻中心-爱耳时代

新闻中心

听障生中学阶段的人格发展危机!

信息来源:爱耳时代 时间:2017-05-19

 

本文总结于台湾地区听障康复“声晖之家”之文献,原文较长有删节,为方便阅读,略有改动。原文作者为中区听障资源中心辅导员林昱廷,爱耳君译并注。

前言:

近十年间,我们一直在进行融合教育的倡导,很多听障学生已经从康复学校、聋哑学校体制,回归到普通班级。中学阶段的听障生正值渴望交朋友的阶段,但由于沟通不畅等因素,和同学建立友谊确实不容易,有些人还会影响学习,甚至不愿去学校上课。这是融合教育下普遍性的人格发展危机,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一、听障生融合教育的困境

我们现行普通学校的教育,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

1、提供有计划的教学

教师通过系统性,结构性的教学,有计划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比如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老师的传授,让学生认知和发展德智体美劳。(我们听障学生和健听学生一起接受同等教育,这也会让我们在全面发展中的差距更小。)

2、提供人格发展环境

学生在群体生活中,自然会体验社会化的过程,从而获得人格的发育与成长。比如社交技巧、情绪管理等等,这些教育,是无法仅仅通过老师传授就可以获得的,必须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团体产生,再由学生主动体验和摸索,才能真正获得成长。(对于我们听障生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健听小伙伴的环境里,与其他人一起成长,这种成长经验是聋哑学校及康复学校很难提供的。)



对于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听障生而言,第一类“有计划的教学”近年来已经很普遍了,很多听障学生在康复学校,家长及政府机构的努力下都顺利进行,也可以通过FM系统等助听辅具,来弥补听力的不足。


然而第二类“人格成长”,却并没有同步被重视起来,从我们随访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听障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社会能力都和健听生有明显差距,并且一旦听障生尝试交友遇到挫折,往往就会畏缩逃避,轻则影响学业,产生自闭,猜疑等负面心理;重则出现偏差,形成反社会人格。(有一些听障学生,可能在普通学校期间受到歧视或欺凌,或社交遇到困难,形成了负面心理特征,比如强烈抱怨不公平,抱怨同学老师,甚至仇恨家庭或社会。)


二、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 ( Hierachy of Needs )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Maslow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性质的需求组成的,而各种需求之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满足的程度,都决定了个体人格的发展程度。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见下图表二),由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发展由较低层次开始,依次发展至较高层次,在高层次的需求充分出现前,低层次的需求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我们听障学生大多卡在第三层次以上的层次,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由于某一个阶段的需求未能得到适当满足,所以影响了高级别需求的发展,最终影响到人格发育。)



三、听障生的心理社会发展层次与危机

听障生在中学阶段的人际互动中大多都存在心理障碍,就像一个阶梯,每跨过一个阶梯就会面临一个新的危机。据言语康复工作者经验,听障学生人格形成的六大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危机依次如下:


1


不接受听障事实


2


抗拒助听辅具的态度


3


缺乏交流机会与分享对象


4


难以融入群体


5


需要情绪发泄的渠道


6


面对挫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台湾听力及语言康复工作者经验,大多听障学生都会经过这六个危机,并且一旦克服低层次危机,就会面临高一层次危机,当处于高层次危机时,并不代表低层次危机不再出现,只是该听障学生已有足够能力自行处理。



如果能克服这6个危机,就说明听障学生在青少年阶段(12~20岁)的社会发展情形良好,拥有健康的人格。下面我们对这六个危机逐一说明,并提出建议:


1

不接受听障事实

听障儿童在孩童时期大部分人并不会对听障事实有抗拒的反应和想法,但听障学生进入学校团体中,开始面对更为广泛的人际互动需求时,才会深刻感受到“障碍”的事实,有些听障生不愿被贴上“聋人”“听障”等标签,不能接受自己听损的事实,因此拒绝老师和同学提供的帮助(这里面也有自尊心因素),即使佩戴助听器也不愿让人看到。


建议:

(1)家长可在生活中介绍其他听障朋友与听障生结成友谊,彼此分享使用助听设备心得。

(2)可以让听障生接触正能量资讯,学习前辈听障学生的求学经历。

(3)如果严重,可以安排心理咨询,并且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可能有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发达国家,见心理咨询师如同感冒、拉肚子去见医生一样正常。


2

抗拒助听辅具的态度

刚开始在健听群体中接受听障事实的听障学生,会认为戴上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是一种标志,等于告诉大家自己的听障身份。但听障学生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在听力上的需求,会认为这是家长或老师要求戴的,所以才会去戴。


目前大多听障生首次佩戴助听设备都是由家长选配,一般来说,小龄儿童无法自行表达对自己助听器的满意程度,也缺乏助听设备保养概念,因此很多听障儿童早期并没有参与到自己的听能管理计划里来,只是父母说该调机了,所以跟着去调机;该干燥了,所以把设备摘下干燥。


而听障生进入青少年时期,完全有能力自己参与自己的听能管理计划。如果佩戴不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听声音的效果可能是不佳的,时好时坏,可能会降低与他人沟通的意愿,或误解他人的话。对于这种学生,戴助听设备反而会增加痛苦,心理上宁愿不戴不交流,除非听障生对自己的助听设备满意,否则他们会对助听设备有抵触感。


建议:

(1)我们建议听障家庭在听障生青少年时期要逐步与孩子一起参与听能管理计划,让孩子主动学习听力知识,了解自己。

(2)家长在更新换代助听设备时也要征询孩子的意见,以孩子的满意度为标准,并让孩子了解最新产品动态。

(3)可以拜托老师给同学们上一节听力科普课程,让同学了解“当你戴助听设备时,我才喜欢和你说话。”让听障生获得因为戴助听器而获得美好沟通的体验。

(4)对于强烈拒绝戴助听设备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只在某些时间使用助听设备(比如朗读课文时),当他逐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后,再增加使用助听设备的时间。


3

缺乏交流机会与分享对象

对于已经佩戴适合的助听设备,或听损程度较轻的学生来说,通常这一阶段反而会出现困难,因为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自己和其他同学是没有区别的,自尊心和自我要求都比较高。但是,我们要知道,即使通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佩戴合适的助听设备,与人交流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发音不清晰,或者在嘈杂环境下聆听困难,都会影响听障生的心情。


我们要知道,这个社会中的歧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并不能控制。学校课间的吵闹环境本身对听障生的沟通形成了不利条件,而一些同学即使在安静环境下也宁愿找其他同学聊天而冷落听障学生,因此,除非听障家庭能提供更多的交流渠道,否则在听障生青春期阶段的交流机会与朋友肯定会比其他同学要少。一些听障生不知如何表达内心想法,也缺乏人际交流的信心,在社交发展中总是难以跨出第一步。


建议:

(1)在家庭和学校,老师和家长尽量提供适合的一对一交流机会。

(2)请老师帮忙,让同学了解到听障生的情况,挑选几个学生来促进友谊,但不要强求。

(3)与听障生聊天时,尽量表现出很想听下去的意愿,切记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或宁愿与他人聊天的态度。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实际情况,但仍要教育其他同学,这是美德。家长可时不时邀请和听障生玩得来的同学及家庭去郊游或来家里玩,作为答谢。

(4)可让听障学生练习朗读课文给别人听,如果听的人能给予鼓励和适当纠正,这不仅是非常好的言语训练机会,还能极大提升听障生信心。


4

融入群体困难

对于每个人而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分享的过程。听障学生无论沟通能力好坏,在学习中都希望与人分享,尤其是有耐心,能配合听障沟通需求的同学,更是班级中听障生喜欢交的朋友,这种良友,可能会是听障生一生的兄弟姐妹。


但是由于听力的关系,听障生的交友模式大多是一对一的,听障学生会对固定几个要好同学特别投入,会选择性忽略其他同学,而对这些要好同学的过度情绪和行为,是不符合健听社会的社交规律的。“两人世界”的交友关系模式,是听障学生融入群体场合的一个非常大的困难。


建议:

(1)可以安排心理咨询,告诉听障学生每个人在团体中都必须有所忍耐,并且遵守规则,也让听障学生明白别人对他的帮助并非理所当然,应该虚心接受,并为他人着想。

(2)在嘈杂混乱场合,可以请一名朋友帮助在旁边解说或重复(俗称打圆场)。这种方法虽然无奈,但可以让孩子与大团体交流。

(3)请老师运用听障生的长处和优点,多安排听障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比如担任班干部等等,以增加其在班级中地位及自身成就感,获得同学认同。

(4)听障生表现出严重的情绪行为时(比如拒绝到学校上课),就需要和老师一起找到真正的原因,并请班级配合。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原因,才可以让孩子返校,切不可逼迫孩子去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5

需要情绪发泄的渠道

任何人在青春期都需要情绪发泄的渠道,特别是正值青春期的听障学生。这种情绪的产生多来自群体生活,当听障学生在群体生活中遇到挫折,沟通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往往会累积情绪,并且做出引人注意的举动,如果出现过激行为,如攻击,自伤等,不但无法引起同学的关注,更会造成他人反感,再加上听障生表达能力不足,与同学误会通常无法马上解释清楚,所以从同学角度上看总是有距离感。


建议:

(1)可鼓励听障生在专长领域尽情发挥,培养正当的情绪发泄渠道。比如画画、手工等。

(2)让听障生合理抱怨,借此抒发情绪,如果有朋友能和他一起吐槽,那就更好了,只要在底线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3)当听障生出现严重的情绪行为时,可以减少团体活动次数,直到找到真实原因,解决这个问题,这期间可以改参加静态活动,让听障生感觉自己的听力可以胜任活动需求。


6

面对挫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人格发育较为正常的听障生,在情绪处理上都有可发泄的正当渠道,例如体育活动,美术或表演等等,这些爱好让听障生有自信感,在群体中也有认同感。然而他们在面对沟通等挫折时仍有逃避的倾向,例如在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畏缩、沉默不理睬、发脾气等等,很多听障生缺乏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中仍然存在社交障碍,不利于人格的全面发育。


建议:

(1)可以安排心理咨询,让听障生分享过去遇到的挫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咨询师会提升听障生的自信心,让听障生愿意解决眼前的困难。

(2)可以提供正面的听障生活资讯,向前辈学习克服困难的经历,以成功的经历为榜样。

(3)提醒听障学生,友善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社会互动的起点。只有踏实下心来认真解决问题,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因为遇到的困难比别人多,磨练的机会也比别人多,所以会比同龄人更优秀。



结语:

我们认为,听力损失在现代听力学辅具的帮助下未必会造成听觉障碍,但听力损失必定会造成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理由是人不一定有百分百的听觉需求,我们真正想听的声音都来自我们想关心的人身上,在这些人身上我们有强烈的沟通需求。因此,对听力损失者而言,社会化障碍多于听觉障碍。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家长和老师,在我们为听障青少年提供听觉辅具,争取良好的听觉言语教育同时,也要正视听障学生的真正需求。这个社会毕竟是残酷的,听障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但是危机也是转机,当听障生自己逐步解决社交障碍后,就会变得非常独立自主。有些负面问题不一定全部都是负面的,也有一定的正面激励作用,我们家长不要大包大揽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要让孩子参与到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来。据统计,有健康人格的听障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往往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种自信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为听障者带来更多机遇和良好的生活,还有助于听障者最终完成人生终极目标——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Zimbardo, P. G.(1992). Psychology and life(3rd. ed.). New York: H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