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2017年2月7日发布的《疾病与死亡率周报》中揭露,超过四分之一自认为听力良好的美国成年人实际有听力损失,这一数据颠覆了人们对听力损失病发率的概念。
Yulia Carroll博士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大部分成人的听力损失都没有被发现,或者人们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有听力损失。在她的统计与研究中,全美约有超过4000万年龄在20-69岁的成年人有单侧或双侧听损,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约有一半的人(53%)并没有从事高噪音环境的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并非因为工作中的噪音而诱发听损,他们的听损来自日常生活中,而这种听损更不容易察觉。
Yulia Carroll, MD, PhD
2011年-2012年全美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显示,以往人们会认为从事高噪音环境工作的人更容易有听力损失,比如从事电焊、物流、钻井平台或建筑工人、车床工等工种的人,普遍听力健康情况会比其他职业略差,这类人群的听力保护意识也相对较强,在工作时会戴防噪声耳塞等劳保用具。但是新的研究则推翻了以往对后天听力影响的认知。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接触到高噪声环境或长期接触噪音环境,但他们的听力却不知不觉下降了。
研究报告猜测,基于药物因素引起的听力下降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但这并不是误用耳毒性药物,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大小病都会自行服用药物,有些药物的服用并未按医嘱执行,而是靠自身的经验,而商业化社会对处方药的监管也很难控制,在某些地区,即便是儿童也能在正规药店购买到伟哥或其他不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包括伟哥在内,这些药品或保健品都会诱发身体其他的一些疾病,脆弱的耳部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而另一个原因是现代娱乐产业的爆发,催生了听损高发,比如长时间戴耳麦、打游戏、使用吸尘器或吹落叶机、经常乘坐公共交通等等,与父母辈相比,我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比他们长了数倍,科技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报告的结论认为,定期全民听力筛查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身的听力状况,发现最佳干预时间,并提升人们佩戴助听器的意愿,从而提升生活质量。但遗憾的是2014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只有46%的听力受损者愿意去检查听力,大多数都是自己感到听力不佳后才打算采取措施的,只有极少的人从早期体检时发现自己有听力损失并定期追踪、及时干预。
虽然该报告认为有相当多的听力损失者并非从事高噪音环境的工作,但导致听力损失的原因中第一的还是噪音因素,第二是随年龄增长听力自然老化。噪音造成的听损是可预防的,使用降噪耳塞或科学使用电子设备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
然而有四分之一成年人有听力损失,这么大规模的数据仍让人震惊,之前只有对老年人群体才有这么大的数据概念,而这个数据表明,除老年人以外的成年人也成为了听损高发群体。如果美国的情况是这样,那么其他国家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