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耳蜗家长们聚在一起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的语言康复:
a:她家孩子说话好利索,刚做完耳蜗才一年,进步这么大。
b:我家的刚送去语训,上个月刚会叫奶奶,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楚。
c:她家的孩子比我家还晚做了一个月,现在都能张嘴要吃的了,我家的现在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明白。
爱耳君也感受到了耳蜗家长们焦急的情绪,确实,孩子做耳蜗的时候言语水平本来就比健听孩子落后了,所以做了耳蜗恨不得马上学会说话。
但是言语发育是有其科学规律的,任何一个孩子学习语言过程,必然要从“察觉”、“分辨”、“识别”、“理解”逐步渐进,最终到达“表达”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有很多误区。
首先我们要了解耳蜗儿童与健听儿童在言语学习上的差异:
1、言语发育比较好的健听儿童,可能八九个月就能发出单音节声音,稍微晚一点就能发双音节声音。而对于听损儿童来说,受制于听力影响,从有效进行听力干预开始,才是孩子“听力言语年龄”的开始。有人说,我孩子没做耳蜗之前会“哇哇”的叫,算不算言语基础?对不起,这个不算,这种声音可能是孩子想要表达某物,但与语言无关,只是声音而已。另有一些孩子做耳蜗时年龄相对较大,听损程度可以被助听器补偿一部分,可能已经在做耳蜗时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了,这种情况是可以被计算为有言语年龄的。但无论哪一种,听障儿童在接受有效听力干预时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没有到学习语言的程度,而是要学习“听到声音”。
2、健听儿童通常在1岁到3岁左右学会讲话,所以有在1岁左右做耳蜗的家庭不用过于担心,听损儿童在语训时期的接受言语量比健听儿童多,所以不会和健听儿童有过大差距。当然,这里面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儿童的耳蜗情况,语训情况等等),并不仅仅是时间就能决定的。
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耳蜗儿童还是健听儿童,言语发育都有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的变量,如果说个体差异无法改变,那么我们能努力的,就只有外部环境。
儿童的第一老师是父母,耳蜗儿童也是一样,但是我们家长有时候会用一些错误的方式教孩子学习语言,下面这些做法可能会拖慢孩子学习语言的进度。
1、过分满足孩子要求,“小皇帝”缺乏说话锻炼机会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亏欠宝宝,就对宝宝特别好,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围绕孩子转,这时候就特别容易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模糊不清的言语,家长就心神领会,然后帮孩子做好。
比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ta不会说这个词,就用手指,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叫声,奶奶心疼孙子,就马上把玩具拿过来。这时候孩子并没有学到什么,下次ta还是一样不会表达,这不就阻止了孩子学说话的机会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是最快的进步方法。
错误示范:“拿什么?汽车吗?你要说出来‘我要小汽车’。”(语气太强硬,宝宝怕怕)
正确示范:“宝宝是想要妈妈帮你拿小汽车还是小皮球呢?”(这是一个温柔懂得交流的妈妈)
教宝宝学说话时,一定要多做示范,多说,这样ta才能多模仿,平时还可以用一些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来引导宝宝说话。
2、怕孩子将来发音不清,随时随地不停纠正发音
家长们总是怕孩子现在的发音不正确,养成习惯会影响未来的发音,所以在孩子生活中无时不刻纠正发音。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发音不清,口齿不伶俐的时候,健听儿童也是这样,但是如果我们家长总是不分场合地去纠正孩子的发音,总是打断孩子的表达,长时间下去孩子就不愿意说了,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因为没有人喜欢自己无时不刻“被教育”。
比如:孩子去公园看动物,正兴冲冲地呼喊着动物的名字,家长觉得发音不对,就一遍又一遍教孩子发音。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扫兴,教育也是有技巧的,我们家长可以试试把自己说话的节奏放慢,孩子就能听清楚了,孩子就会默默模仿。家长首先要知道,这个阶段就是要鼓励宝宝多说话,“想说”比“说得好”要更重要。
错误示范:“不是寄几,是‘自己’!跟妈妈说一遍‘自己’!”“这是‘兔子’不是‘裤子’!”
正确示范:“宝贝自己想要什么呢?”“哦,那是兔子,宝贝看到兔子了,是吗?”
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听到正确的发音也会模仿的。
3、缺乏耐心,语气太严肃
我们理解家长们对孩子言语发育的焦急心态,但是孩子并不理解。有的爸爸妈妈恨铁不成钢,可能会逐渐失去耐心,这就会导致孩子害怕跟你交流,不仅对语言发育有消极影响,还会对性格产生影响。有人说,我没打孩子也没骂孩子呀,我没发火呀。要知道,现在孩子情商很高,通过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猜出你的心情。
4、交流少,责任全交给康复学校
缺乏交流也是导致说话晚的原因之一。如果是4个老人带孩子的话,语言环境本就比较杂;再加上老人跟孩子交流本就比较少,父母下班回家再不跟孩子交流的话,ta更是缺少了学习和模仿的机会。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托付给言语康复学校自己就不用管了,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想法,无论学校和老师教得再好,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许多耳蜗康复优秀的儿童家庭都有个“话痨家长”,有的家庭是妈妈,有的家庭是爸爸,为了孩子,他们也付出很多,把自己生生逼成一个多话的人。付出就有收获,他们的孩子也往往比其他同龄耳蜗儿童言语情况要好些,甚至比一些健听儿童还要好。
早前也有国外研究显示,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家长越是“话痨”,孩子就越聪明。所以耳蜗儿童康复的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和家长有关系的。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康复不理想,就急于推卸责任,怪设备,怪康复学校,怪社会,其实原因可能都在自己身上。
错误示范:“找你妈去!”
正确示范:“妈妈在做家务”“爸爸在看报纸”“今天天气真好啊!太阳公公在微笑!”“宝宝今天真乖,吃得真多啊!”
平时无论是走在街上,又或者是在陪宝宝玩耍时,多跟ta说说话,给ta描绘一下身边的事物,这样对学说话很有帮助。
5、交流方式错误,孩子无法理解
每个孩子(包括健听儿童)都有一段说叠词的时间,大家都认为这是孩子最萌的一段时期,比如吃饭饭,洗手手,睡觉觉等等。有些父母担心,老和孩子说这些“幼稚”的词,可能会影响孩子将来表达,于是就开始用大人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
我们先不论对错,先看一段句子:
A“宝宝乖,我们洗手,然后吃饭”;
B“宝宝乖乖,我们洗完手手,就吃饭饭”。
对于学说话的宝宝,哪个句子更容易理解一些呢?
在学说话阶段早期,显然用儿童的方式交流更能让孩子理解,言语不仅仅是会说,更重要的是理解,没有理解的言语只是复述而已,而通过理解才能变为主观的表达。
所以,在言语康复早期,我们不妨依照言语发育的科学发展规律和孩子交流,说他们能听得懂的话。
宝宝学说话就是从无意义的单音节,如a、n、m、b;过渡到叠音词,如“麻~麻~”“粑~粑~”“狗狗”,再到后来说一些简单的物品名,说一些有意的词如“喝奶”“好吃”“好玩”,最后才会逐渐说一下有意义的长句子。
叠词具有减轻语言压力的作用,还能表达一种亲昵、爱萌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叠词的出现本身就符合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所以,在学说话阶段说叠词,影响不大。孩子长大后,往往会自觉不去说叠词(因为不好意思),所以随自然发展规律就好。
父母们平时要做的是,跟宝宝说话时,尽量放慢语速,不仅是让ta能听清你的发音,还让ta能听懂你的意思,这样ta就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起词与意的关系。
以上这5点,是耳蜗家长们在与儿童交流时常常无意识的行为,都不利于听障儿童的言语发育。从听障儿童的“察觉”、“分辨”、“识别”、“理解”到最终的表达,从个体差异到外部环境,影响耳蜗儿童言语发育的变量很多,所以家长们不必过于相互比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