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耳蜗家庭曾向爱耳君表达过这种担忧,家里的耳蜗宝宝正在学说话,在家里长辈们和孩子交流时都说自己家乡的方言,会不会影响孩子学说话呢?
曾经有个观点认为,多语言环境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并且影响了学习语言效率,会出现混淆,增加学习语言的困难,对于耳蜗儿童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早教研究,双语(多语)学习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速度,听障儿童虽然听力与健听儿童有差距,不同儿童的语言发育速度不同,但智力及语言处理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多学了一种语言就造成语言发育减缓或滞后。
甚至,有些研究认为,两种语言共同学习还能起到一定相互促进作用(双语言环境的孩子比单语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社交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健听儿童天生就具有识别不同语言的能力,在同时学习多种语言时,也能够理解和明白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而听障儿童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听力干预后,如果干预后听力情况接近健听儿童,常规情况下的语言能力也应该和健听儿童相近。
除蒙藏疆语系外,中国汉语系统也十分复杂
如果说双语不会造成儿童学习语言的障碍,那么问题来了,方言和普通话算双语吗?
其实,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算不算双语的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双语是如何定义的。
通过查阅语言学的资料,在定义方言是不是双语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意思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对另外一种语言的理解程度如何。
打个比方,同样是英语,在美国德州的人和在美国加州的人可能口音会略有不同,但彼此之间几乎能达成 90% 的互相理解程度。
虽然有时候对于同一个物体,不同地方可能表达方式不一样,比如可乐,美国有的地方称为 Coke,有的地方(比如爱荷华)就更喜欢用 Pop,但是一个人从美国加州搬到德州的人并不会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和生存困难。
但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因为地域辽阔,各种方言并存,甚至会出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而这些方言之间或者这些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互相理解性有时候就不太好。
所以,如果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差别很大,彼此之间“相互理解性”不佳,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符合“双语”标准的。
目前对于方言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不算太多,有个特定的称呼解释这个问题,叫“bi-dialectalism”,暂且就叫“双方言”吧。
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发现,说两种方言或者一种标准语言一种方言或者多种语言的人,他们的认知发育特点和我们普通意义上说双语的人是类似的。
也就是说,和说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的人一样,他们的记忆能力、注意力能力以及认知灵活性比说单语的人存在一定的优势。
而另一项来自挪威的研究也显示,在排除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后,说“双方言”的孩子在阅读、数学以及英语的能力测试中成绩更好。
也就是说,方言和标准语言一起说,或者两种方言一起说,同样对于我们的语言发育和大脑发育有益。
任何一种语言词汇的形成,都有其背景文化和知识作为基础。即使相互理解性尚可,但方言之所是“方言”,除了口音之外,还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因素在内,既是文化,也是传承。
但有些地方的方言口音比较浓重,或是部分音素不分(比如 n,l 不分),对于正在学习语言的耳蜗儿童来说,家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孩子口音的形成,必然是这种口音的语言在其生活中占据的比例最大,一般情况下,如果爸妈们用普通话和孩子的交流足够,老人的方言口音是不会有主导型影响的。
很多研究显示,婴儿可以识别全世界所有语言的音素发音差异,而这种能力会随着孩子越来越多地暴露于某一种特定语言而逐渐减弱。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的生活中只有方言,或者他的父母说的也是这种 n,l 不分的“地方版普通话”,那么孩子在长大以后,音素识别能力减弱以后,也更可能出现 n,l 不分的情况。
因为孩子可能只学会了 n 和 l 之中的一种发音,这种情况多见于孩子一直是老人在老家带,所在地方的幼儿园老师也是这种发音,或者家中所有大人的普通话都不标准。
但是如果,你的家中有人说的是 n,l 分得清的标准普通话,那么孩子具备了识别这两种发音的能力,就不太会出现 n,l 不分的情况。
而且即使是小时候 n,l 不分,如果长大后接触到标准的普通话,通过有意识的纠正,也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特别有一点要注意,现在很多耳蜗儿童都会在术后去言语康复学校,如果康复学校的老师发音为标准普通话,那么即使家里说方言也没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家庭交流的量很难与康复学校相比较。但是如果康复老师本身就自带方言,那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