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听力是如何“变鸡肋为宝”的,助听器科技与人工耳蜗科技的结合体——声电联合刺激!-新闻中心-爱耳时代

新闻中心

残余听力是如何“变鸡肋为宝”的,助听器科技与人工耳蜗科技的结合体——声电联合刺激!

信息来源:爱耳时代 时间:2017-09-29

 

昨天,我们发布了国际人工耳蜗香港业务,提到了国际最新型号的拥有声电联合刺激功能的耳蜗,有很多家长都在问声电联合刺激是什么,在此我们强推一篇科普文。


做不做耳蜗,很纠结


我们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孩子,高频很差,但低频却相对较好,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相信很多家长在看听力图时都会发现,听力图上连线时呈现出了一道滑坡,低频可能只有40或60分贝的听力损失,而高频却已经超过100分贝了。


这样的情况其实对家长来说是很纠结的,因为从听力科技设备角度来说,助听器补偿低频听力比较好,耳蜗补偿高频听力比较好。从低频来说,助听器可以补偿,而高频,却可能是望尘莫及的了。


这种低频好高频差的听力如果只是单纯戴助听器,那么高频的声音就会听不完全;而如果单纯地做了人工耳蜗,低频的残余听力就等于是放弃,无论哪种选择,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完整的听力世界。


 

人工耳蜗声电联合刺激模式展示,图为MED-EL耳蜗


因为戴助听器也能听得到一些声音,但是听不完全,即使是这样,一些家长也不愿放弃残余听力,在助听器中,当高频无法很好补偿时,往往会采用移频技术,将高频声音移频至低频,这种技术虽然让使用者获得了压缩或调整过的高频声音信号,但却始终无法获得“完整、真实”的声音。特别是有些孩子无法很好的从移频中获益时,他们的言语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家长们纠结的地方在于,孩子低频有残余听力,在低频范围可以被助听器补偿到,做耳蜗是不是等于放弃了低频的残余听力?


随着人工耳蜗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在声电联合刺激上得到了解决。早在20多年前,西方就发现人工耳蜗在低频补偿上的效果不如传统助听器。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在人工耳蜗电信号传输的同时接受传统助听器的气导传输干预。这一理念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



那么什么是声电联合刺激EAS呢?


EAS是声电联合刺激的英文缩写(ElectricAcausticcombinedStimulation,EAS)。简单来说,就是在人工耳蜗的基础上增加助听器模块,在耳蜗植入手术中保留残余低频听力,植入人工耳蜗后,让耳蜗同时实现助听器功能,高频声区域采用电刺激,低频区仍用声刺激,提高术后言语识别率及真实感。所以大家在图上看到的声电联合刺激耳蜗除了拥有耳蜗的导线头件外,还拥有助听器的导声管和耳模。这种功能具有可选择性,可以根据不同听力情况的人决定是否添加。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不是太简单了么,不就是耳蜗外头再加上一个助听器么。其实,在这种简单的结构背后,是科研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才换来的。我们知道,助听器和耳蜗的刺激原理不同,一个靠声信号传输,一个靠电信号传输,人的耳蜗同时感知两种方式的传输能否适应是一个大问题。经过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调试,将两种设备结合,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人体的大脑极具可塑性,能够通过训练学习同时两种信号的输入与结合,而且年龄越小,效果越佳。近年来大量的国际文献数据均已证明,声电联合技术是残余低频听力并伴有严重高频听损的听障者理想的干预方式。


当你的听损听阈在上图彩色范围时,使用声电联合刺激的效果会更好。助听器科技和人工耳蜗科技的完美结合,将为用户展现更完整的听力补偿。


上面左图显示了声电联合刺激分别从声信号(低频)和电信号(高频)共同补偿听力损失。

上面右图显示接受EAS 手术后的单音语言测试结果。跟助听器比较,EAS用户所得的分数平均提升50% 。


聋康网曾在几年前发布的一篇文章也同样认为,声电联合刺激模式可以帮助那些有保留低频残余听力需求的人,文章认为声电联合刺激有3大好处。


1、汉语对残余听力保留的要求比英文高。汉语有四声mā、má、mǎ、mà,英文没有,声电联合刺激对声调的识别非常有帮助。

2、对音乐的识别有帮助。

3、“听声辨位”,提高声音定位能力。


︿